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社区教育中心:校地共建红色游学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发布日期:2025-02-19
浏览次数: 次
打印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创新青少年思政教育模式,2月15日,由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与建湖县上冈镇社区教育中心共建的“游革命老区,学鲁艺精神”——建湖东翼红色游学基地挂牌仪式暨专题研讨会在上冈镇社区教育中心举行。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建湖县教育局职社科负责人徐德云、县内各社区教育中心省级特色品牌项目负责人等共同见证全县首个校地共建县域“红色游学”项目落地,探索红色教育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上午10时,挂牌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与建湖县教育局职社科负责人徐德云共同为“游学基地”揭牌。该项目依托建湖深厚的红色底蕴,整合“庆丰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馆”、“上冈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碑”、“草堰口中柱纪念馆”、“草堰口红色大唐村”等历史资源,精心打造“信仰之源”“烽火足迹”“青春使命”三条主题游学路线,融入情景教学、任务挑战、沉浸体验等多元形式,为青少年打造“可触摸、可互动、可感悟”的红色教育场景。徐德云在致辞中表示:“建湖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里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青春。此次与江苏开放大学的合作,将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精神力量。”研讨会围绕“红色游学课程设计”“青少年参与机制”“数字化赋能”等议题展开。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该项目负责人沈文婷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红色教育要避免‘说教式灌输’,需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唤醒情感共鸣。项目拟通过“红色剧本游”、“云上红旅”平台、“三代同堂”红色课堂等形式,生动再现红色历史。校地合作的优势在于整合高校的理论研究能力与社区的实践资源,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黏性’的育人模式。”破局讨论中,与会者聚焦“如何增强青少年参与主动性”展开热议。针对“红色教育形式单一”“与学业压力冲突”等现实问题,上冈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项目负责人毛菁提出“项目化学习”思路,将游学任务与历史、语文等学科作业结合;建议开发“红色研学积分银行”,学生参与活动可兑换社会实践学分或文创奖品;构思设计“AR红色地标打卡”小程序,通过游戏化设计激发探索兴趣。孟刚总结提出“三个融合”行动方向,一是资源融合,建立“高校+社区+中小学”红色教育联盟,共建课程库与师资团队;二是技术融合,利用5G、Ai技术打造“智慧红色游学”场景;三是评价融合,将游学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活动闭幕式上,双方联合发布《红色游学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开展“百场红色研学进校园”“千名青少年红色宣讲员培育”“万人红色足迹云接力”等专项行动,并计划2026年辐射至建湖全域。徐德云表示:“这颗红色火种将从这里燎原,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读懂中国,在传承中坚定信仰。”